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ibw.bwnet.com.tw/image/pool/2015/10/3e1fbf3d2fb10ef7929d4b38d5c0ed4f.jpg)
「哪一種英文錯誤最會造成工作困擾?」我們問過200多個在台灣工作的英美籍人士這個問題,出乎意料的,不是介系詞,不是中式英文,將近7成的外國人答案都有「過去式」。例如,如果老外對你說 ”We were friends.” ,這句話表面看來是「我們是朋友」,但真正的意思是我們過去是朋友,言下之意,「我們再也不是朋友了」。如果有人說 ”I was a teacher.” 意思是,他不是老師了。當他說"I knew his father.”時,多半那個”father” 已經不在人世。
我們的讀者多半對於動詞三態有基本的瞭解,這裡不多做解釋。 今天來談談容易中英文混淆的「時間觀念」。會混淆的主要的原因是:中文和英文的時間概念不同。
中文的「現在」涵蓋一段時間,例如今天早上、今天一整天、本周、本月、本季、今年等,都指「現在」。但英文的「現在」,是指說話的那一剎那,就算才過去一秒,也是「過去」。像句子裡有「剛剛」(just now),就都用過去式。
我剛才看見傑克。
(O)I saw Jack just now on the street.
哪些情況用過去式
當你講一項動作時,那個動作基本上都已經發生了,所以像「我看到、我告訴、我做了某事、我和誰說」描述這一類的動作,都用過去式。
我打電話給他
(X) I call him.
(O) I called him.
我不是故意的。
(X) I don't mean it.
(O) I didn't mean it.
我贏了。
(X) I win.
(O) I won.
你搞砸了。
(X) You blow it.
(O) You blew it.
我不知道那件事。
(X) I don't know that.
(O) I didn't know that.
我忘了。
(X) I forget.
(O) I forgot.
過去式和現在式意思完全不同
有些話用現在式和過去式表達,意思差很多,這也是在工作場合中最容易造成誤解的地方。
I was busy vs. I am busy.
老闆聽你說"I was busy.” 他心裡想的是,「哦,你以前很忙,現在不忙了,可以交辦新的工作了」。
I was married vs. I am married
如果有人告訴你"I am married ",意思是他已經結婚了,如果說"I was married",意思是他離婚了,千萬別搞錯了,以為時態沒差。
I was angry vs. I am angry.
當你的同事告訴你"I was angry.” 代表他現在不生氣了,如果他現在還很生氣,那他會說"I am angry.",如果有人說"The man was the President of IBM."意思是說那個人現在已不是IBM President。
在工作場合比一般閒聊更講究精確,到底一個案子結束了沒,你還在忙還是已經不忙,某人是不是還在某個位置上,用錯時態有時候意思差了十萬八千里。
過去式和現在式意思相近
但也有一些話過去式和現在式意思沒太大差別。如"I am kidding" 和"I was kidding."(我開玩笑的) 就沒什麼差別。 或者你的朋友接到一通電話,講完電話你問他那是誰,這時候用"Who is that?" 和"Who was that?"也沒有差別。問候語"How is today?"比較常用在早上,而"How was today?"常用在下班前,因為一天即將過去了。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KBlogArticle.aspx?ID=14174&path=h